巴林右旗大板镇阿日班格日嘎查智慧牧业项目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6.21

“只会养牛”到“智慧养牛”之牧途智慧牧业试点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跑。”这句草原上广泛流行的话语描述了依水草而居的牧民生活,曾是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现如今,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牧民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深深地改变着他们的生产方式。


1.gif


走进巴林右旗大板镇阿日班格日嘎查牧民斯钦孟和的家,房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精致的摆设和功能齐全的卫生间,与城市生活并无差别。在客厅的沙发上,斯钦孟和同妻子正一边喝着奶茶一边看着手机,斯钦孟和说,如今,他们不用在草场上风吹日晒地追着牛羊跑了,而是足不出户动动手指,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家棚圈和牛的情况。支撑着斯钦孟和惬意生活的是,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投资建设的“巴林右旗大板镇阿日班格日嘎查智慧牧业养殖基地”。铲车、搅拌机、引水控制系统、牛犊室……这些牧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在这座基地内属于“常规军”,在它们的帮助下,以前需要几个人负责的牲畜备草备料、喂草喂料等农活儿,现在斯钦孟和操作机械,一人就能轻松完成。


3.gif


从小生活在牧区的斯钦孟和回忆起幼年的牧场生活,最深刻的印象是”累“,牧区基础设施较差、资金不足、技术匮乏,“以前我们都是传统方式养殖的,起早贪黑的,一家人都围着牛转”。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斯钦孟和也开始转变养殖方式、调整畜群结构,投入资金建起了标准化养殖棚圈、青贮窖。棚圈建起来了,怎样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生产经营理念来进行管理成为斯钦孟和日思夜想的事情。2021年,旗民委和大板镇政府与牧途公司,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00万元,为阿日班格日嘎查斯钦孟和等5户牧户购置了智慧化养殖设备,推行牧业生产远程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建成了当地“智慧养殖基地”。


4.gif


在斯钦孟和看来,现代化牧场对于牧民的意义不言而喻,省人工、效益好,如今百余头牛平日里只需他一个人打理。“有了恒温饮水槽,牛羊冬天也能喝上恒温水,我们的放牧更“智慧”了。现在劳动量少,闲暇的时间多,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


2.gif


“只会养牛”变成了“智慧养牛”,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还实现了致富增收。这也是牧途公司的初衷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 责任编辑 : 本站编辑 )